

全职 · 400/日 · 8700/月信用正常
工作时间: 工作日09:00-21:00、周末09:00-21:01工作地点:
远程
服务企业:
0家累计提交:
0工时
联系方式:
********
********
********


聊一聊
个人介绍
自2006年踏入软件开发领域以来,我的技术生涯恰好见证了Web从2.0走向云原生和智能化的整个时代浪潮。我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从前端到全栈,从单体到云原生,最终聚焦于通过AI赋能软件开发。
我的技术旅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Web 2.0 与前端崛起(2006 - 2010)我的职业生涯始于前端开发,那正是Web 2.0概念如火如荼的年代。
技术栈: 深度使用 jQuery、Prototype 等库来解决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实现动态的用户体验。熟练运用 HTML4/CSS2 进行页面布局,并开始拥抱 CSS3 和 HTML5 的新特性。核心技术: 关注语义化标签、Ajax(XMLHttpRequest)异步数据交互以及早期富客户端应用的开发模式。这个阶段为我奠定了坚实的浏览器原理和用户体验基础。第二阶段:后端深化与 MVC 框架成熟(2010 - 2015)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应用架构,我将重心转向后端开发。
技术栈: 主要使用 Java 技术栈,精通 Spring MVC、Struts2 等框架,并深入应用 Hibernate、MyBatis 等ORM工具进行数据持久化。架构演进: 经历了从单体应用(Monolithic)到初步服务化(SOA)的演变,开始接触并使用 Dubbo 等分布式服务框架。同时,也对 Node.js 的兴起保持了高度关注和实践。第三阶段:云原生、微服务与 DevOps(2015 - 2020)随着容器化技术的成熟,我全面投入到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的浪潮中。
技术转型: 主导或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微服务化改造,技术栈转向 Spring Boot/Spring Cloud 生态。并深入使用 Docker 进行容器化,采用 Kubernetes 进行容器编排和集群管理。开发范式变革: 实践 DevOps 文化,熟练运用 Jenkins、GitLab CI 等工具搭建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了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这一时期,我对高并发、高可用、弹性伸缩等分布式系统架构有了深刻的理解。第四阶段:智能化与未来探索(2023 - 至今)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模型的突破,正在重塑软件开发的方方面面。我的技术兴趣也随之转向了这一领域。
技术聚焦:AI赋能开发: 积极探索和应用 GPT、Copilot 等AI编程助手,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和创造力。研究如何将AI能力(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通过API(如OpenAI、LangChain)集成到现有应用中,打造智能化的产品特性。技术管理: 开始更多地从技术战略和团队管理的视角,思考如何规划技术选型、引领团队适应技术变革,并构建学习型组织。持续关注: 对Serverless、WebAssembly、量子计算等前沿方向保持学习和研究。从前端到后端,再到技术发起,项目负责,解决方案,如果你有需要,可以随时找我,我们一起交流并完成一些项目。工作经历
2006-07-13 -2025-06-25前微软解决方案
从事超过18年IT与数字化转型实战经验,深耕制造业、医疗、半导体、重工、等多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长期担任解决方案总监/经理,主导完成多个数字化与AI应用项目。 在AI技术落地方面,我能够根据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快速构建可行的AI场景与数据治理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智能诊断、设备预测性维护、数据驱动决策等业务突破。同时,我对大型系统集成有系统性经验,具备丰富的从0到1推动项目建设的能力。
教育经历
2002-09-01 - 2006-06-28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资质认证
语言
普通话
英语
0
1
2
3
4
5
技能
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