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经历
2017-03-03 -2025-05-31上海康和有限公司Java高级开发工程师
擅长医疗质控系统需求分析和开发,例如:自定义报表、可视化报表、病历结构化解析、数据清洗、处理等
教育经历
2017-05-01 - 2025-05-2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科
技能

一、目的 对医疗机构病历的书写、管理、保存等环节进行系统性监控和评估,以确保病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规范性。其核心目标包括: 保障医疗安全:通过规范病历记录,减少误诊、漏诊和医疗纠纷,维护患者权益。 提升医疗质量:病历是医疗活动的核心记录,其质量直接反映诊疗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 法律与合规要求:病历是医疗纠纷处理的关键证据,需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规要求。 二、核心质控要素 时限性 病历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内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内完成,危重病情需实时记录。 完整性 涵盖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诊断、治疗、检查结果等全流程数据,避免遗漏关键信息(如手术记录、知情同意书)。 准确性 诊断依据需充分,治疗方案需科学,避免主观描述或逻辑矛盾(如病程记录需反映病情变化及诊疗调整)。 规范性 使用标准医学术语,字迹清晰可辨,禁止涂改或代签名,电子病历需符合格式要求。 三、质控流程与分级管理 三级质控体系 一级质控(科室自查):科室质控小组定期抽查运行病历,重点检查核心制度(如三级查房、知情同意)落实情况。 二级质控(院级审核):质控科组织专家对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控,必查项目包括死亡病例、输血病历等。 三级质控(终末抽查):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随机抽查,评估全院病历质量并制定改进措施。 动态监控机制 运行病历实时监控,重点跟踪危重患者、手术病例及纠纷隐患病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技术应用与信息化 电子病历系统 嵌入智能化质控模块,自动识别时限错误、逻辑矛盾等问题,并提供实时提醒。 人工智能辅助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分析病历内容,如鉴别诊断合理性、治疗方案一致性等。 大数据分析 通过病历数据挖掘,评估医疗质量指标(如诊断准确率、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支撑管理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