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inn2005057736
1月前来过
全职 · 300/日  ·  6525/月
工作时间: 工作日8:00-20:00、周末8:00-20:00工作地点: 远程
服务企业: 0家累计提交: 0工时
联系方式:
********
********
********
聊一聊

使用APP扫码聊一聊

个人介绍

本人东南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在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作,负责集中器,专变软硬件开发工作,熟悉stm32单片机,熟悉c语言,熟悉linux系统下的开发工作,熟悉硬件电路设计与pcb制作,设计的电路性能优秀,充分考虑电路的电气特性。设计的软件具有耦合低,可读性强,易于维护的特点。

工作经历

  • 2017-07-01 -至今杭州炬华开发工程师

    负责电表,集中器,专变软硬件开发工作,擅长单片机开发,linux开发,c语言,熟悉stm32单片机,热爱嵌入式开发工作,能快速高效完成开发任务

教育经历

  • 2013-08-01 - 2017-06-01东南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本科

    主要学习模电,数电,计算机体系结构,概率论,c语言,数据结构,成绩优秀

技能

嵌入式
0
1
2
3
4
5
作品
专变

专变项目(专用变压器供电系统)是针对工业、商业及特定用电场景的定制化电力解决方案,通过专用变压器为核心,构建独立、高效的供配电体系,实现用户侧电能的精准控制与智能管理。项目融合硬件集成、软件算法及多模通信技术,满足高可靠性、灵活扩展与节能优化的核心需求。 ? 一、核心架构与技术体系 智能化硬件平台 专用变压器定制:采用非晶合金铁芯、环氧树脂浇注等工艺,空载损耗较传统硅钢片降低70%以上,适配高湿、腐蚀性环境(如沿海风电、轨道交通) 。 多功能终端集成:配置专变采集终端(如FKTA43型),支持4路分合闸控制、4路遥信输入,集成4G/GPRS通信模块,实现电能数据采集、负荷监控及远程跳合闸操作 。 高可靠电路设计:采用隔离电路(3kV隔离模块)与工业级芯片(STM32系列),耐受-40℃~85℃宽温环境,通过EMC抗干扰认证 。 软件管理与优化系统 用能优化模型:基于STN状态任务网络,结合分时电价与生产计划,动态调整可调度设备运行工况,降低用电成本15%~30%,实现峰谷负荷转移 。 实时监测与预警:通过电能质量分析、碳排放计量模块,识别窃电、过载故障等事件,触发声光告警并同步上报主站系统 。

0
2025-06-24 20:43
集中器

集中器是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核心数据枢纽设备,承担着终端设备数据汇聚、协议转换与远程传输的核心功能。作为连接智能电表、传感器等终端与主站系统的关键节点,集中器通过多协议兼容、智能化管理和高可靠性设计,为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 。 ⚙️ 一、核心功能与技术亮点 智能数据管理 多源采集:支持同时接入数百个终端设备(如智能电表),实时采集用电量、电压、电流等关键数据,并通过定时自动采集、数据补抄等机制确保数据完整性 。 本地存储与容灾:内置大容量存储模块,在通信中断时自动缓存数据,恢复后主动续传,保障数据连续性和安全性 。 动态分析:集成用电异常监测、负荷预测算法,可识别窃电行为、设备故障等事件,并主动上报主站系统 。 多模通信架构 上行链路:支持4G/5G、GPRS、光纤等远程通信方式,实现与主站的高效交互; 下行链路:兼容RS-485、电力载波(PLC)、微功率无线等本地通信协议,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难题 。 协议适配:支持MQTT、Modbus等工业协议,满足不同场景的互联互通需求 。 高可靠硬件设计 采用工业级微处理器(如STM32系列)和宽温耐受电路,适应-40℃~85℃的恶劣环境; 通过电磁兼容(EMC)优化、隔离电路设计,提升抗干扰能力与系统稳定性 。

0
2025-06-24 20:32
专变控制模块

专变控制模块是专变采集终端的核心组件,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专变用户的负荷管理与远程控制。该模块基于状态机方法设计 ,通过事件驱动实现逻辑完备的控制流程,支持功率定值控制(时段控、厂休控等)、电量定值控制(月电控、购电控)、保电控制(通信中断时禁用跳闸)及遥控功能(远程跳合闸操作) 。 硬件上采用主处理器(如STM8S103XX芯片)为核心,集成串口通信(RS485/RS232)、3kV隔离模块、多路轮次跳闸单元(小型功率继电器)及状态指示LED(轮次、功控、电控、保电) 。其设计亮点包括: 高可靠性: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实时监测跳闸状态,结合隔离电路避免控制紊乱 ; 灵活扩展:支持控制扩展模块,将轮次控制从2路增至4路,满足负荷精细化管理需求 ; 智能联动:与SCADA系统通信,实现用电数据采集、异常告警(声光提示)及能效分析 。 该模块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负荷控制、防窃电、需求响应等场景,显著提升电网稳定性与用户用电安全

0
2025-06-24 20:29
更新于: 06-24 浏览: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