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介绍
我是有8年产品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在多个上市公司担任过产品负责人、产品总监等职位;负责过教培产品、政务产品、企业培训产品等产品设计与实施项目;熟练使用产品规划方法论、项目管理流程、团队绩效管理、产品设计与跟进技巧、方案输出与沟通协调;如果我能帮上您的忙,请联系我!
工作经历
和TA聊聊APP扫码和程序员直接沟通

该用户选择隐藏工作经历信息,如需查看详细信息,可点击右上角“和TA聊一聊”查看
教育经历
和TA聊聊APP扫码和程序员直接沟通

该用户选择隐藏教育经历信息,如需查看详细信息,可点击右上角“和TA聊一聊”查看
语言
技能

在我过往负责的政务信息化项目中,阳江市阳东区金属制品产业人才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发项目是极具产业针对性的典型案例。这个项目从需求挖掘到落地全流程,都聚焦于解决区域产业人才服务的核心痛点,形成了一套可复用的产业人才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 一、方案定位:明确服务对象,直击核心痛点 (一)服务对象 本方案的核心服务对象分为三类: 一是政府管理端,包括阳东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才政策落地、产业人才统筹管理; 二是企业端,主要是阳东区金属制品企业,需解决人才招聘、自主评价、员工管理等需求; 三是人才端,涵盖金属制品产业相关技能人才、求职人员等,需要便捷的认定申报、岗位匹配、政策查询服务。 (二)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项目启动前,阳东区金属制品产业面临三大核心痛点: 人才数据割裂:人才信息分散在各部门、企业,形成 “数据孤岛”,导致人才底数不清、区域分布和技能结构不明,无法支撑精准决策; 评价体系僵化:缺乏适配产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企业难以自主定义评价维度,技能人才晋升通道不清晰,制约产业人才集聚; 服务效率低下:人才认定、招聘对接等流程线下化,企业和人才需反复跑腿,政策信息获取不及时,营商环境优化受阻。 我们的方案正是围绕破解这些痛点,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人才服务 “数据通、标准活、服务快”。 二、方案特色:差异化优势凸显产业适配性 相比于市场上通用的人才服务平台,本方案立足金属制品产业特性,在架构设计、功能体验和产业适配性上形成了三大核心差异: (一)“靶向式” 架构设计,聚焦产业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 常规人才平台多采用 “通用功能堆砌” 模式,而我们创新设计了 “一个数据中心 + 两大支撑平台 + 两条服务渠道” 的闭环架构: “一个数据中心” 打破数据壁垒,整合人才基础信息、技能证书、企业贡献等全量数据,形成产业人才 “数据资产池”,解决数据分散问题; “两大支撑平台” 分工明确:智慧运营管理平台聚焦政府和企业的管理需求,实现评价审核、招聘管理等业务线上化;数据可视化平台通过动态大屏实时展示人才供需、区域分布等指标,为决策提供 “数据透视镜”; “两条服务渠道” 覆盖全场景:电脑门户端满足政策浏览、企业展示等信息获取需求,移动端小程序实现人才认定申报、岗位投递等高频操作 “指尖办”,大幅降低用户操作成本。 (二)自定义评价体系,释放企业人才评价自主权 市场常规方案的人才评价多采用 “固定标准 + 统一流程”,难以适配不同产业的人才特点。本方案创新性地将评价权部分下放给企业: 支持企业自主申报人才认定评价名目,除基础信息、技能证书等通用维度外,可通过自定义表单添加 “企业贡献”“技术革新成果” 等产业特色指标; 提供可视化流程设计器,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和管理模式,自定义审核层级、审核人及超时预警规则,例如中小型企业可设置 “企业初审 + 政府终审” 两级流程,大型企业可增加 “部门复核” 环节,让评价体系真正服务于企业实际需求。 (三)精准匹配与安全合规双保障,平衡效率与风险 常规平台的 “人才 - 岗位匹配” 多依赖关键词检索,精准度低。本方案通过技能图谱 + 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匹配:基于人才认定标签(如 “五金锻造高级技工”“精密模具设计”)和岗位需求标签自动关联,提升匹配效率 30% 以上。 同时,方案严格遵循政务安全要求:技术上通过二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采用数据传输加密、访问权限隔离等措施;数据管理上落实 “最小化采集” 原则,敏感信息加密存储,备份策略采用 “每月全备 + 2 个月留存”,既保障数据安全,又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要求。 三、产品组成与技术选型:夯实落地根基 (一)核心产品模块 数据中心:作为平台 “数据中枢”,承担三大功能 —— 数据汇聚(采集人才申报信息、企业注册数据等)、数据应用(支持数据查询导出、为匹配功能提供数据支撑)、数据分析(通过算法挖掘人才年龄结构、技能分布等洞察)。 两大支撑平台: 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包含运营中心(文章、轮播图管理)、认定中心(评价名目审核、流程配置)、人才中心(用户管理、标签体系)、企业中心(认证审核、招聘管理)等模块,覆盖政府和企业全流程管理需求; 数据可视化平台:通过 3D 区域地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形式,实时展示人才总量、企业分布、岗位供需比等核心指标,助力管理者动态掌握产业人才态势。 两条服务渠道: 门户专题页:聚焦信息展示,包含首页精选、企业名录、招聘大厅、人才风采等板块,支持 PC 端便捷浏览; 小程序端:侧重高频交互,提供人才认定申报、简历投递、企业认证、岗位管理等功能,适配移动端碎片化使用场景。 (二)技术选型 方案采用信创适配技术路线,确保政务系统安全可靠: 硬件架构:基于 ARM 架构芯片,适配国产服务器; 基础软件:操作系统选用银河麒麟 V10,数据库和中间件采用国产产品,部署于阳江市政务云,资源配置包括 6 台应用服务器(8 核 16G 内存)、4TB 备用存储及 100MB 带宽; 开发技术:采用 B/S 架构、JAVA 语言开发,支持跨平台访问; 安全技术:落实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恶意代码防护等措施,通过国密算法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 通过这套技术选型,既满足政务系统国产化要求,又保障平台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运行(支持 1000 用户同时在线操作)。 该项目上线后,有效解决了阳东区金属制品产业人才 “底数不清、评价不活、服务不畅” 的问题,成为区域产业人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