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扁豆根腐病表型分型算法研究及其诊断系统开发

我要开发同款
上帝的神秘作坊2022年08月11日
76阅读

作品详情

本团队将基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进行对扁豆根部的图像分析与处理,结合扁豆生长关键时期,探究在不同情况下扁豆根腐病的表型分型类型。并利用大数据,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对不同应场景下扁豆根患病程度的判断,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扁豆根腐病发展情况的相关预测。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33张11种不同程度的扁豆根部图片,降低分类级别数量到四类(成员技术因素)。成员通过四类中图像进行一定观察学习(掌握各个级别形状、颜色)对指导老师给的根部数据集进行分类预处理。 在此次创新中,我在项目中负责深度学习框架的搭建,以及项目后期出现的问题总结与优化改进。首先来说说我们项目做了些什么,项目研究的的是扁豆根部病害程度的识别,即分类标准。目前是分类成4类,这个是手动标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标注人工很难去标注清楚,因为中间两类是太难标注了。然后中期是进行聚类,将其分类,对于精准度还是很不错的。后面使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在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我们的人工标注的图像,并不是很好的去进行训练分类,导致预期结果准确度不是很好。深度学习是事先需要对图像进行标签化,在这过程中是人工进行标注,且多人完成,这会造成差异。最重要的是人工可能无法分辨出中级和低级的区别,因为很难去分辨,这也会极大的对结果造成。目前还没能去做出很好的改进方法,唯有的方法应该是减少分类数,当前分类是4类,如果是2分类的话,效果可以得到提升。在吴恩达深度学习笔记中,建议是如果这些标记错误严重影响了你在开发集上评估算法的能力,那么就应该去花时间修正错误的标签。但是,如果它们没有严重影响到你用开发集评估成本偏差的能力,那么可能就不应该花宝贵的时间去处理。我想我们应该需要去解决标签化的问题,但由于这个是后期发现的错误,而且修改也很困难,所以还没解决掉的难题。之前用的传统机器学习的聚类方法,采用无监督方式,这无疑跳出了这个难题,总的来说,该项目当前使用聚类方法是最合适的。
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资源!如果遇到资源链接失效,请您通过评论或工单的方式通知管理员。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资源文章禁止商业使用运营!
下载安装【程序员客栈】APP
实时对接需求、及时收发消息、丰富的开放项目需求、随时随地查看项目状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