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断深入,信息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已成为公司重要资产,公司经营管理和业务模式创新对数据资源深度应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解决“跨专业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不足,数据准确性、实时性不强,数据反复抽取、冗余存储、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统筹管理好数据,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已成为电力企业提高精益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电力公司开展现场采点、系统应用综合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系统业务水平,同步在保障基层业务部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系统应用的情况下,研发智能机器人进行绘图,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升基础数据治理工作效率。
按照“营配协同、统一标准、分工合作、同步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县公司范围内开展配网设备基础数据治理。建立运检与营销的业务集成,消除信息壁垒,共享业务数据资源,全面支撑数据调取、线损管理、低压图形绘制等业务应用,为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配网设备运维和营销精益化管理、营销运营模式的转型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配网设备台账:配网设备基础数据以完善“站-线-变-箱”四级拓扑关系及地理信息为目标,同步完成低压设备及低压表箱台账建立。为设备运维精益管理系统、电网GIS1.6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等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基础数据紧紧围绕“现场、系统、纸质档案三统一”的总体要求,按照“变-箱-户”三级顺序,通过现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修正、纸质档案修订三个步骤,确保系统、电子、纸质基础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达100%。满足业务系统对数据质量的应用需求,为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系统应用精益化水平提供重要的手段和工具。营配业务协同:按照“一型五化”的要求,建立营销和运检部门对营配数据的运维分界界面,分工协作,确保营配数据源头唯一、数据一致。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在客户故障报修、配网故障研判、计划停电通知、线损分析、辅助自动业扩报装、客户互动、低压供电可靠性分析等应用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实现运检与营销业务的全面融合,提升公司管理和服务水平。
通过智能机器人双重手段同步对现有台区进行整改,逐步实现系统数据与现场实际的高度一致性,现场设备存在变动时,要求业务部人员在3个工作日内在系统内发起流程进行系统数据变更,避免已完成整改的数据再次失真,造成前请后乱的情况发生。每完成单个台区的数据整改,立即对该台区开展理论线损计算工作,通过比对理论线损与同期线损的双率对比,查看线损偏差值,参考理论值来反查现场损失情况,查找台区损失高的原因。通过系统数据治理,还原系统数据真实性,日后基础数据报表工作全部从系统中取数,减少基层业务部人员日常报表工作压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资源!如果遇到资源链接失效,请您通过评论或工单的方式通知管理员。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资源文章禁止商业使用运营!

下载安装【程序员客栈】APP
实时对接需求、及时收发消息、丰富的开放项目需求、随时随地查看项目状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