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并非打造一个普通的视频通话系统,而是为解决无人驾驶行业在商业化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核心痛点而生的生产级、高可靠性系统。
远程监控与接管(Remote Monitoring & Takeover): 当无人驾驶车辆(RoboTaxi、无人物流车等)遇到无法处理的“长尾问题”时(如复杂施工路段、交通管制、极端天气、系统置信度不足),系统会自动请求远程介入。坐在监控中心的安全员/远程操作员 可以通过您搭建的这套系统,实时查看车辆周围360度的环境视频流,并直接对车辆进行远程操控(如转向、制动),引导车辆脱离困境,恢复正常自动驾驶。
远程辅助(Remote Assistance): 对于非紧急但需要人类判断的情况(如确认通过路口的安全性、理解交警手势),远程操作员可以通过系统与车辆或乘客进行通信,提供指导,而不需要直接控制车辆。
预运营测试与调试: 在车辆正式上路前,工程师可通过该系统对车辆进行远程调试和功能验证。
一、 车端 (Vehicle End - 数据采集与执行单元)
车端是系统的“眼睛、耳朵和手脚”,负责采集环境信息并执行远程指令。其核心功能如下:
1. 环境感知与视频推流
2. 车辆状态数据采集
3. 指令接收与执行
4. 网络自适应与链路管理
二、 云端 / 服务器集群 (Cloud - 信息交换与处理中枢)
1. 信令交换与会话管理
2. 媒体流中转与路由 (SFU功能)
3. 智能传输优化
4. 状态监控与数据持久化
三、 舱端 (Cockpit End - 监控与决策控制单元)
1. 低延迟视频监控,接收并显示从云端转发来的车端多路实时视频流,为操作员提供沉浸式的现场视野。
2. 车辆状态可视化,以仪表盘、地图、数据面板等形式,实时展示车辆的所有状态数据(速度、位置、电量、传感器状态等)。
3. 远程控制指令下发,为操作员提供仿真的控制界面(如虚拟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按钮),操作员在此发出的所有控制指令,都通过云端可靠地发送至车端。
4. 交互与辅助工具,提供辅助操作员决策的工具,如视频画面标注、路径规划、一键接管、语音对讲等
1. 重构三端通信架构(车端/舱端/服务器),完全替代第三方SDK,实现自主可控的低延迟(≤100ms)传输链路
2. 开发动态带宽管理算法与自适应比特率控制(ABR),丢包率下降40%,支持4G/5G混合网络环境
3. 设计端到端加密通道与私有信令集群,通过Docker实现一键部署与跨平台(Linux/嵌入式)资源调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资源!如果遇到资源链接失效,请您通过评论或工单的方式通知管理员。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资源文章禁止商业使用运营!

下载安装【程序员客栈】APP
实时对接需求、及时收发消息、丰富的开放项目需求、随时随地查看项目状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