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补丁代码的安全性检测是一项关键任务。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基于预训练模型(CodeBERT)的系统,以自动预测代码补丁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点击空白处退出提示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补丁代码的安全性检测是一项关键任务。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基于预训练模型(CodeBERT)的系统,以自动预测代码补丁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1. 自动生成预测结果,包括漏洞置信概率、预测结果(漏洞或非漏洞)以及漏洞类型(CWE 编号)。
2. 对模型进行微调,以适配漏洞检测任务,提升模型性能。
3. 保证检测性能的泛化能力,使其在不同场景下具有良好的表现。
在实现过程中,本项目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1. 数据限制:数据集未提供明确的真实标签(ground truth),需要通过伪标签技术生成训练数据;部分补丁文件格式不统一,可能为空或不符合标准格式。
2. 模型适配性:预训练的 CodeBERT 模型未针对漏洞检测任务微调,其对漏洞特征的敏感性不足,分类能力有限。
3. 性能优化:需在有限的伪标签条件下实现训练和测试效果的平衡,避免过拟合伪标签数据,同时提升泛化能力。
为解决上述挑战,采用以下策略:
1. 数据预处理:提取补丁文件中的增量代码片段(以 '+' 和 '-' 开头的行),过滤无效内容(如注释和格式行),确保数据清洁。
2. 伪标签生成:随机为部分补丁标注标签,将其标注为漏洞补丁(label=1)或非漏洞补丁(label=0)。
3. 模型微调:基于生成的伪标签数据,对 CodeBERT 模型进行微调,设置超参数(如学习率、训练批次、权重衰减等),提升分类性能。
4. 结果预测:利用微调后的模型预测每个补丁的漏洞概率及分类结果,并生成包含补丁信息的预测结果文件。
评论